当前位置:首页 > 光圈 > 正文

老式相机光圈原理,老式相机光圈原理图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老式相机光圈原理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老式相机光圈原理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光圈调节原理结构?
  2. 光圈、快门、感光度是如何共同控制曝光的?

光圈调节原理结构

单反相机机身只是调节控制而已。光圈通常位于镜头中央,它是一个环形,可以控制圆孔的开口大小,控制曝光光线亮度。当需要大量的光线来进行曝光时,就将光圈的圆孔开大;若只需要少量光线曝光时,就将圆孔缩小、让少量的光线进入。光圈由装设在镜头内的叶片控制,而叶片是可动的。光圈是用来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,

光圈、快门感光度是如何共同控制曝光的?

光圈、快门、感光度,曝光三要素。它们是如何共同控制曝光的呢?

老式相机光圈原理,老式相机光圈原理图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我把这三要素的顺序重新排一下:感光度、快门和光圈。

我在以前很多地方也曾经说过,不管用什么曝光模式,先确定一个感光度的值。这个感光度的值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尽管使用感光度的原生最低值,以保证照片画质。这是感光度的优先顺序。

感光度,是相机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程序。感光度越高,感光元件对光敏感度越高,但形成的噪点也越高;感光度越低,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程序就越低,噪点也就越低,画质就会越细腻。这也是上面为什么说尽量使用低感光度的原因。

老式相机光圈原理,老式相机光圈原理图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对于感光度,可以这么理解:环境光线好的情况下,可以尽量使用更低的感光度,即能满足正常曝光需要,又能使画质更好。

所以,感光度是在现有环境光线情况下,确定一个更低的感光度,是摄影的前提之一,也是照片画质的保证

快门,是相机上的时间控制装置,说白了,就是让通过镜头的光线在感光元件上的感光时间!快门时间越长、感光时间就越长;快门时间越短、感光时间就越短。

老式相机光圈原理,老式相机光圈原理图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在感光度已经确定的情况下,采用快门优先,那么快门就成了一个定量,光圈就成了一个变量。怎么理解呢?比如感光度是iso200已经确定,现在又确定的快门是1/200秒,如果现在通过相机测光得知曝光不足,就需要增加光圈这个变量来满足曝光需求。

进一步解释上面的问题:为什么要提前设定一个快门速度?因为有时候需要一个合适的快门速度来定格主体。比如拍鸟,快门速度一定要在1/800秒及更快。快门速度高了,需要的曝光量不够,就需要增大光圈来满足,曝光量再不足,那只好牺牲画质提高感光度

光圈、快门、感光度是如何共同控制曝光的?

感谢邀请!

光圈、快门、感光度是如何共同控制曝光的,光圈,快门,ISO感光度被称为摄影曝光的铁三角,这三个参数相互影响,相互制约,共同控制相机的曝光。

为了便于理解,我先从单一的参数说起。

1,光圈。

光圈大小决定镜头进光量的多少,光圈越大,进光越多,反之进光越少。

2,快门。

快门速度决定进光的时间长短,快门越快,进光越少,快门越慢,进光越多。

3,感光度。

ISO感光度决定感光芯片接收光线的能力,ISO感光度越高,接收的光线越多,反之,接收的光线越少。

如果把想要的曝光量理解为数值G,相机的感光度为iso,镜头的光圈值为f,相机的快门速度值为t,相机本身的属性常量为n(与相机画幅,内部算法有关,同一相机该值为常量,不同相机之间为常量)。

G=iso*(1/f²)*t*n。从这个算式中可以看出通过理论上调整感光度iso。光圈f和快门速度t能够达到你想要的曝光量。

很多时候会用一档两档来形容各数值,并不表示每个值都是一档,iso100和iso160并不是升了一档,f1.4和f1.6也不是一档。

通常情况下能够同时调整这几个值的为M档模式(图一)全手动曝光。很多时候我们会用半自动模式,比如设定一个iso(也可以设定auto),选用A档(图二,图三)固定光圈f(往往是需要控制景深时用)通过快门速度t的自动变化(设定isoauto时往往需要设定最低快门速度)来达到想要的曝光值。或者选用T档(图四,图五)固定快门速度t(往往是拍摄运动物体或长曝光,需要保证快门速度),通过自动变化快门来达到想要的曝光值。或者对于初学者选用全自动的P档或Auto自动挡(图六),相机自己调整,不需要自己关注。

这个曝光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挺好理解,但我觉得最复杂的是如何设定你想要的曝光量。这里就要考虑测光模式和根据场景确定的曝光补偿了。
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式相机光圈原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老式相机光圈原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最新文章